据美国Science,2000,287:1566报道,中美两国科学家在中国广西的百色(Bose)盆地发现了大量直立人时期的石器。这些石器的年代为80万年前,其精致程度堪与非洲同时代的阿舍利石器相媲美。这一新发现驳斥了直立人文化的亚洲落后论。领导这次发掘工作的人类学家、北京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黄慰文教授认为,亚洲和非洲的直立人在体质和文化上没有本质的差异。
最早使用工具的人类在非洲,这是多数人类学家向来持有的观点。奥杜威(Oldowan)工业和阿舍利(Acheulean)工业是源自非洲的两大旧石器文化。前者始于250万年前,主要包括一些简单的石核和石片;后者至少始于150万年前,典型石器为一种泪滴状的“两面器”——阿舍利手斧和砍斫器。阿舍利工业于50万年前出现在欧洲,而亚洲则从未发现。哈佛大学的人类学家莫维斯(H.Movius)就此认定亚洲直立人文化落后于非洲,旧石器文化应一分为二,非洲、中东和欧洲为一块,印度北部、中国和东南亚一块,形成所谓的莫维斯分界线。
然而此次发掘表明,百色盆地出土的石器多为薄片石器,比较匀称、规整。与阿舍利石器相比较,不但在石器的形状上,而且连制作和修理的手法也完全相似。此前,在东亚的众多地点也曾发现过一些与此相似的石器,但由于一直没有对它们进行可靠的年代测定,所以无法动摇所谓莫维斯线之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地质年代学家迪奈欧(A.Denio)以与石器同一层位熔岩的残留物为样品,采用氩同位素衰变法,测定百色盆地的石器确切年代为80.3±0.3万年前。这一迄今对亚洲石器最精确的年代测定,有力地证实了亚洲直立人拥有与非洲直立人相类似的石器打造技术。
尽管中国科学家对这一结果感到兴奋,但他们也看到在百色盆地的石器里缺乏阿舍利工业中常见的手斧。因此,它无法证明该工业同样存在于亚洲,以及非洲和亚洲的文化之间有更密切的联系。不过重要的是,百色盆地的发现表明,80万年前的中国古人类与非洲、中东和欧洲的古人类相比毫不逊色。黄慰文希望,西方学者能对中国的古人类学研究多加了解。
请 登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