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编往来
问:钻石与石墨有什么差别?
答:钻石又称宝石,与石墨一样都是由碳原子组成,它们的排列方式,决定了它们性质的差异。在钻石里,碳原子以四面体的方式架构起来,每个碳原子都与另外四个碳原子相接,形成了坚固严密的三维结构,造就出钻石独特的硬度、强度、耐摩性与其它特性。钻石是目前所知最坚硬的物质,可以切割其它所有材质。它的热传导性比铜还好,但却又是绝缘体。钻石可使光发生色散,出现彩虹的颜色,因此可燃起“钻石之火”。钻石相对来说,石墨中的碳原子以层状排列。这些原子有两种交互关系:首先,每个碳原子都与另外三个相接,形成六角形结构的一角;这种平面结构在二维空间上延伸,形成由一个个六角形组成的“铁丝网”平面数组。其次,这些数组层层松散地叠加在一起,可以毫无困难地脱开,因此它柔软光滑,可以当作润滑剂或笔芯。这种平面结构可让电子在每一层当中任意移动,使得石墨可以导电、导热,也可以吸收光线,因此看起来是黑色的。
成都市盐道街中学高2005级10班罗雪同学来信问:
我是一名中学生。高中物理书第一册P95的练习五中第2题说月球的公转周期是27.3天;P173关于月相的阅读材料中说月相变化的周期为29.5天。我原以为月球的公转周期和自转周期一样,那么和月相周期也相一致,现在看来却是不同的。我和几个同学和老师讨论了一下,还是不清楚是怎么回事。我想搞清楚的就是月球的公转自转周期和月相周期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如果它们不同,是怎样的不同,为什么。
答:月球的自转周期与绕地球转动的周期(公转周期)确实是一样的,都是27.3天,所以月球永远以同一面对着地球。月相是月球盈亏圆缺变化而出现的各种形象。由于月球、地球和太阳三者相对位置的改变,从地球上看来,月球便有盈亏的变化。月球在地球与太阳之间时,以黑暗半球对着地球而看不见它,这时的月相称为“新月”。过后可看见月球上被照亮半球的一小部分,形如蛾眉,常称为“蛾眉月”。以后逐渐增大,当月球在太阳东面90。时,可看见月球西边明亮的半圆,称为“上弦”。以后可看见月面的大部分,称为“凸月”。到月球和太阳在正相反的方向(地球在月亮与太阳之间),可看见整个月面,称为“望月”或“满月”。以后月球开始亏,可看见的明亮部分逐渐减小,称为“残月”。当月球在太阳西面90。时,可看见月球东边的半圆,称为“下弦”。此后又变成“蛾眉月”,可看见的明亮部分逐渐缩小,重新回到新月。月相更替周期是指从新月到下一个新月的时间间隔,平均为29.5日,即一个朔望月。
请 登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