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风险_互动科普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购买价格:
付款方式:

互动科普

主页 > 科普纵览 > 生物 • 医学

餐桌上的风险

admin  发表于 2017年09月20日


炎炎烈日下,德克萨斯州的一个农夫正蹲在田里收芹菜以便出卖。那个晚上,他的手臂出现了疼痛难忍的红色疱疹。这种芹菜是最近才开发出来的,以其抗病虫害的能力强而闻名,却没想到却带有一种能触发严重皮肤反应的化学物质。 

这种有害的蔬菜是用传统的方法种植而来的,但是,那些GM食物的反对者们担忧:采用DNA重组技术将外源基因(通常来自细菌)引入食用植物可能对人类健康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赌注是很高的:基因食物正在多国出售。据估计,美国超市中60%左右的加工食品(从早餐谷类到软饮料类)都带有GM的成分,特别是大豆、玉米和芸苔,一些新鲜蔬菜也是经过基因修饰过的品种。

对GM食物有强烈批评意见的人士列举了几条值得人们关注的理由:由外源基因表达生成的蛋白质可能直接会危害人体,这些基因可能通过改变植物的功能,从而减少植物中的营养成分,或者使原本在许多植物中都有微量有毒物质的含量增加;或者合成一些能引发过敏反应的蛋白。

2000年,有关名为starlink玉米的研究,极大地增加了人们对GM食物引发过敏反应的担忧。这种带有从Bt引入的一种抗病虫害蛋白的玉米被加工成墨西哥薄饼、玉米片或者其他的食物,在这种玉米大量种植前,美国管理人员就发现,由于这种玉米种引入的Bt表达蛋白比较特殊,可能变成变应原,因此,他们只同意用这种玉米加工动物食物,不能加工人用食物。他们正在调查和搜集由于接触或食用含这种玉米的食物而导致过敏反应的个案。但是,一个科学顾问委员会作出的结论是:用这种玉米制成的食品中可以导致过敏反应的蛋白质含量很低,不足以引发过敏反应。

支持者们也提供了许多证据来捍卫GM食品。将经过仔细选择的少数基因引进一种植物比标准的杂交育种那样一次引进大量的外源基因要安全得多。GM玉米可以减少杀虫剂的用量,这会减少人们接触这些有害化合物的机会,从而间接有利于人体健康。正在研究中的GM食物将比普通对应物更富于营养,这将直接有助于人类健康。那些提供额外营养成分的或者使在贫瘠土地上丰收的作物将会极大地帮助发展中国家缺乏营养的人民。

鼓吹者们提醒说,每一种遗传改造的食用作物都经过了全面的试验,以确定其对健康的影响。尽管独立的研究报告不多,但联邦法律要求生产商们必须进行广泛的分析,以确保他们提供的食物符合联邦指定的标准。

过去,在自己的产品上市前,这些通常是自愿把他们的研究结果递交给联邦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2001年1月,FDA颁布了一项新规定:在食品上市前必须对其安全研究结果进行强制性审查。

生产厂家的研究通常是先比较GM作物与相应的普通作物,观察外源基因的引入是否会改变GM作物的化学组成和营养价值。如果GM作物与普通作物之间唯一的不同就是外源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接下来就会用这些蛋白质来喂食动物,以检测其毒性。喂食的量通常要比人们可能摄入的量高成千上万倍。如果导入外源基因的GM作物有较大的变化,就要用整株GM作物制备的食物来喂食动物,检测其毒性。

为分析GM作物诱发过敏反应的潜在可能性,科学家们要检查GM作物每一种新蛋白质的化学结构,并与500种左右已知的变应原比较。如果结构相似,表明确有危险。新蛋白质还会被置于酸性环境中以模拟它们在人胃中的变化;许多已知的变应原非常稳定,在这样的环境不发生任何改变。最后,研究人员还要考虑这种蛋白的来源。“人们绝不会把一个花生基因引入草莓中,”澳大利亚科学和工业研究组织联合会的T.J.Higgins说,因为有太多的人对花生中的蛋白过敏。

迄今为止,这种检测机制运行良好。尽管只是用动物实验证实StarLink玉米中的蛋白具有致过敏作用,但这一点就足以使其它的类似产品在还没有到达食品店之前就夭折了,比如,一种带有巴西坚果蛋白的大豆。“我不知道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市场上的某种产品是不安全的”,PeterDay说,他是卢特杰斯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的负责人。

安全检测并非一定要完美无缺、面面俱到。例如,由于GM植物表达的外源蛋白往往不足以用于喂食试验,研究人员就要用细菌来表达这种蛋白质。但由植物产生的会被人食用的蛋白质与由细菌生产的同种蛋白质可能会有细小的差别,从理论上讲,这种细小的差别可能影响对这种蛋白质的安全性评价。用整个GM植物制备的食物进行研究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因为只用一种作物加工的食物喂食动物会导致营养不平衡,干扰试验结果。这就是科学家们批评1999年一项有争议的研究报告的理由之。这份报告称:马铃薯中的外源DNA会损害大鼠肠道的粘膜层。

除了关注GM食品紧迫的安全性外,一些批评者还担心基因食物可能引起一些一时还难以觉察的危害,如加速耐药基因在致病菌中的扩散。植物基因工程专家们在改造植物时,他们通常会同时导入标记基因,标记基因会显示哪些植物导入了目的基因。这标记基因一般是抗生素耐受基因,会使植物细胞耐受原本可以杀死它们的抗生素。一个正在争论的观点是:GM食物中的耐药基因可能会转入消费者胃肠道中的细菌内,从而使原本已经令人头疼的致病菌耐药性问题更为严重。

这种传闻中的基因转移的发生概率是很小的,“甚至比连续三次中彩票大奖还难,”德国达姆施塔特理工大学生化中心的Hans G Gassen这样评价。尽管如此,为了减轻公众的担心,耐抗生素基因的应用在今后五年之内将逐渐减少。 

同时,令消费者们仍然感到不安的是,许多安全性检测是由生产这种GM食物的厂家进行的。内布拉斯加大学食品科技系主任Steven Taylor承认说:“这的确有些不太合适。可准该来承担这些费用呢?与其让国家花我们纳税人的钱,我还是宁愿让这些厂家出钱。”他补充道:“我们讨论的是自行车还是基因食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产厂家有义务证明他们的产品是安全的。”毫无疑问,关心此事的科学家和公众还要继续督促生产厂家这样做。

[谢新耀、刘昕/译  冉隆华/校]


全部评论

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