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安德特人的羽毛饰品_互动科普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购买价格:
付款方式:

互动科普

主页 > 科普纵览 > 考古 • 进化

尼安德特人的羽毛饰品

admin  发表于 2017年12月07日

尼安德特人或已佩戴羽毛饰品。

撰文:凯特·王(Kate Wong) 翻译:王传超

800px-Neandertaler_reconst-3-crop.jpg 

尼安德特人(Neandertals)不仅会狩猎大型动物、用火、穿兽皮,还可以制造石器,这早已成为专家学者们的共识。但他们是否也从事一些更高级的活动仍旧是争论的焦点。一些研究者认为,尼安德特人不懂得充分利用捕获的鸟类等小猎物,他们也没有通过语言和其他象征性行为进行常规沟通交流的能力。尼安德特人在这些能力上的欠缺也就为后来的故事埋下了伏笔:当掌握了语言沟通等能力的现代人来到欧洲——尼安德特人数万年来世居的大本营的时候,这些欠缺就使得尼安德特人在随之而来的生存竞争中处在极其不利的地位。

然而,上述推论或许要改写,一些新的证据表明尼安德特人已经可以使用猎取到的鸟类的羽毛来做装饰。这些证据来自2012年9月17日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上的一篇论文,直布罗陀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克莱夫·费莱逊(Clive Finlayson)和西班牙依维尔基里大学的动物考古学家乔迪·罗塞尔(Jordi Rosell)等,报道了他们对欧亚大陆和北非跨越整个更新世(Pleistocene)的1 699个考古遗址上动物遗存的分析结果。这些结果显示,鸦科(比如乌鸦)和猛禽类动物(比如老鹰)与欧亚大陆西部的尼安德特人有紧密联系——当然,这些动物与后来战胜尼安德特人的现代人之间的联系更紧密。

尼安德特人似乎不太可能猎取这些鸟类做食物。现在的人们也不以鸦科动物和猛禽类为食。不过退一步想,假如尼安德特人真的猎食这些鸟类,那么我们可以期望在鸟类中与多肉部位相联的骨头(比如胸骨)上发现刮削的痕迹。然而,研究小组却在直布罗陀遗址出土的鸟类翅骨上发现了切削痕迹,而翅骨显然是长肉极少的地方。

我们无从知晓尼安德特人究竟拿羽毛来做什么,但由于他们特意选择黑色羽毛的鸟类,因此研究者们猜测,作为我们近亲的尼安德特人也爱追求时尚,用光鲜的羽毛来装饰自己。

科学家们此前也曾发现过尼安德特人使用羽毛的证据。2011年,意大利一个研究组在意大利北部的富曼恩洞穴中就已发现了尼安德特人刮削的鸟翅骨。尽管如此,一些研究者仍坚持把这一发现作为孤例看待。2012年9月的这项新发现表明,羽毛作为装饰不仅属于直布罗陀地区的尼安德特人,很可能也是整个欧亚大陆尼安德特人数万年来的“文化传承”。

参加2012年9月在直布罗陀召开的人类进化会议并做了演讲的科学家们对这一研究大为赞赏,并认可克莱夫和乔迪团队对分析结果的阐释:尼安德特人是使用羽毛来装饰自己,而不是为了吃饱肚子等非常功利性的目的。就像威斯康星大学古人类学家约翰·霍克斯(John Hawks)所说的:“纯粹追求实用的功利主义者是不会戴着羽毛头饰的。”

全部评论

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