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亿年之内,银河系将与仙女星系相撞!人类的家园将会怎样?
现在,在茫茫宇宙中,1%的星系正在发生碰撞!
优美的旋涡星系、模糊的椭圆星系以及形状不规则的不规则星系……各种形状的星系都在相互接近和发生碰撞。可以说,星系碰撞是宇宙中司空见惯的现象。
从地球观测时,距离我们越远的星系正在发生碰撞的比例越高。越远的星系所发的光到达地球所需的时间越长,这意味着我们所观测到的星系实际上并不是它今天的最新面貌,而是过去的面貌。也就是说,与现在相比,星系在过去更加频繁地发生碰撞。星系正是通过不断地碰撞与合并,才成长为大星系的。
科学家根据观测结果对星系碰撞的频率进行了计算,结果发现,在大约100亿年前,实际上有近10%的星系正在发生碰撞。后来,随着星系不断合并,碰撞的频率才逐渐降低了。如今,只有大约1%的星系正在发生碰撞。研究认为,宇宙诞生于大约138亿年前,早期星系则诞生于大约130亿年前。
图1. 旋涡星系NGC2936(上方)与椭圆星系NGC2937(下方)正在相互接近。由于受到椭圆星系引力的影响,旋涡星系严重变形。距离地球大约3亿光年。
很难了解过去的碰撞历史
科学家推测,仙女星系与银河系都曾经与其他星系发生过碰撞与合并,才演化成今天的形状。不过,我们很难准确地了解它们过去与什么星系合并在一起了。这是因为,一旦两个星系合并到一起后,它们在合并前的所有信息就会消失得一干二净,几乎没有任何保留。
研究认为,星系合并后,有时形状会发生巨大变化。当两个巨型旋涡星系发生碰撞后,旋涡将消失,最后形成一个椭圆星系。科学家推测,迄今为止,仙女星系与银河系尚未经历过大规模的合并。大约40亿年后即将发生的碰撞,有可能是它们生命历程中从未经历过的猛烈碰撞。
星系碰撞时,为什么恒星不会彼此相撞?
我们知道,星系内分布着几百万到几千亿颗恒星。当两个星系发生碰撞时,这些恒星会不会相撞呢?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星系的构成。
星系内的恒星分布并不均匀,大多数的恒星集中在中心部。原则上来说,越往外围,恒星数量越少。
在恒星集中的中心部,恒星之间的距离大约为0.03光年(约2800亿千米)。在恒星稀疏的外围,恒星相距更加遥远,大约是中心部的100倍,约为3光年(约28万亿千米)。
如果把恒星缩小成一个网球大小(直径6.6厘米),那么即便在恒星密集的中心部分,离自己最近的网球(恒星)也远在大约13.5千米之外。在恒星稀疏的外围,最近的邻居则在大约1350千米远的地方,差不多相当于从北京到长沙的直线距离。因此,在“居民”如此稀少的广袤空间内,即便星系发生了碰撞,恒星之间也应该不会发生碰撞。
图2. 在行进道路上会遇到多少个“同伴”?
图为一个经过简化处理的星系,在直径10万光年、厚约5000光年的圆盘中均匀分布着1000亿颗恒星。当一颗太阳大小(半径约70万千米)的恒星从圆盘的一边穿越到另一边时,它在行进道路上会遇到多少“同伴”呢?通道上的恒星数量越多,意味着发生碰撞的几率越大。计算结果表明,在通道上只有1万亿分之4.3颗恒星,也就是说,几乎不存在其他恒星。
将星系内的众多恒星汇聚到一起的神奇力量是什么?
尽管恒星之间相距非常遥远,但是,数百万到数千亿颗的恒星却聚集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庞大的集团。是什么神奇的力量把它们汇聚在一起?答案是:引力。即大量的恒星以及星系内的其他物质所产生的引力。
众所周知,引力是具有质量的物体在其周围空间所产生的作用力;物体的质量越大,引力越大。星系的质量无比庞大,有的甚至高达太阳质量的1万亿倍。可想而知,如此庞大的质量所产生的引力也将是一个难以想象的超级引力。正是这个超级引力把数百万甚至数千亿颗恒星汇聚在一起,成为了一个庞大的集团。此外,一个星系的引力对其他星系也具有吸引作用。银河系与仙女星系相互接近也是两者引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验证恒星是否真的不会彼此相撞
恒星相撞的概率有多大?
即便在恒星密集的星系中心部分,恒星之间的距离也非常遥远,大约为0.03光年(约2800亿千米)。由于星系中的恒星是如此稀疏,因此,当两个星系发生碰撞后,恒星彼此相撞的概率微乎其微。
假设在一个与银河系相同大小(直径10万光年)的扁圆盘形区域内,分布着1000亿颗恒星。当一颗恒星从星系的一边穿越到另一边时,它在前进的道路上会遇到几个“同伴”(有可能与几颗恒星相撞)呢?计算结果表明,当一颗恒星穿越这个经过简化处理的星系时,位于其前进道路上的“同伴”仅为0.0000000000043个(4.3×10-12,1万亿分之4.3)。这意味着,在这颗恒星行进的道路上,几乎不存在其他恒星(发生碰撞的概率非常非常低)。
实际上,星系内的恒星分布密度并不均匀,星系的形状、大小以及碰撞角度(恒星怎样横穿星系)也是形形色色,各不相同。尽管无法原封不动地把计算结果套用到每个星系上,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恒星相撞的几率极其低。重复1000亿次(参考星系内的恒星数量)的话,从整体上来说,一颗恒星在行进道路上只能遇到0.43个“同伴”。在两个大星系迎面相撞的情况下,总的来说,或许会有几颗恒星相撞吧。
恒星之间的引力非常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恒星在其周围空间所产生的引力因质量而异,质量越大,引力越大。不过,恒星并不会因为对方的引力而相互接近,甚至发生碰撞。
当星系碰撞时,星系内的恒星会以每秒几百千米的速度互相穿过。由于恒星之间相距非常遥远,它们之间的引力(导致速度改变)也极其微弱,几乎不会导致彼此的轨道发生弯曲。也就是说,与互相穿过的恒星相互吸引靠近,并最终撞在一起的“悲剧”几乎不可能发生。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15年第12期)
请 登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