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缘何美味_互动科普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购买价格:
付款方式:

互动科普

主页 > 科普纵览 > 生物 • 医学

肉缘何美味

《科学世界》  发表于 2018年05月17日

牛肉、猪肉、鸡肉中,一般认为最硬的是牛肉。日本东北大学专门对牛、猪等进行研究的铃木启一教授说:“肉的硬度是由肌肉纤维的粗细决定的。”肌肉纤维较粗的牛肉最硬,其次是猪肉,最后是鸡肉。

可能也有人觉得牛肉并不硬。店里卖的牛肉一般都是宰杀后在冰箱里放了一周到几周时间,使肉熟化。因为刚宰的牛其肉质很硬,不能吃,所以要放一段时间,使肌肉纤维中所含的酶将肌肉纤维及其相互连接的组织分解,肉就会变软了。鱼刚死的时候,硬邦邦的,过一会儿就会变软也是一样的道理。

120412_肉 图1.jpg

图:肉的构造

 


怎么吃最香?

肉之所以吃起来很香,是因为肉中含有脂肪和氨基酸。

比如说,拿猪肉和牛肉或者鸡肉来比较,猪肉中所含的肌甙酸、鸟甙酸等美味的成分比较多。而牛肉在烧烤时转化为美味成分的氨基酸比较多,所以烤牛肉或者牛排正是享受牛肉美味的最好的烹饪方法。

香味也很重要。比如“和牛”具有一种被称为“和牛香”的很甘甜的香味。这种由叫做“内酯”的物质产生的香味,在80℃左右时最强。80℃也就是做烧烤或者火锅最合适的温度。

 

“有脂肪=柔软”不成立吗?

听说肉上有脂肪的话,肉质就会柔软好吃。而铃木教授说“这可不一定”。牛肉的脂肪含量约占肉质的30%40%之多,是肉类中脂肪含量最高的。因此牛肉的硬度会受到脂肪的影响。而猪肉中的脂肪含量最多也只有10%,所以,猪肉的硬度更多地受肌肉纤维的粗细程度,或者是胶原蛋白等结缔组织的量的影响。

鸡肉的脂肪就更少了。那为什么与猪和鸡相比,牛会积蓄更多的脂肪呢?实际上,这是遗传改良的结果。比如其他国家产的牛肉就不像日本的牛肉有那么多脂肪。在日本,人们通过观察小牛的肉质来判断牛爸爸或者牛妈妈的遗传特性,让其与更容易长脂肪的牛交配。经过20多年这样的育种改良,终于得到了可以大量产出雪花肉(脂肪多)的牛。

近年来,猪的育种改良也在进行中,虽然还很少,但是市面上已经看到“霜降猪肉”了。

 

什么是好吃的脂肪?

脂肪(脂肪酸)有很多种,如果含有较多在低温即可融化的“油酸”的话,其入口即化,人们就会觉得很好吃。但是也有研究表明,虽然油酸的量会影响香味及口感,但是对综合的味道来说没有太大影响。此外,与其他肉相比,鸡肉中的脂肪在3032℃左右也可以溶解。因此,即使是放凉了的炸鸡块,其脂肪也可以在口中融化,所以吃起来也很好吃。

公牛肉和母牛肉的味道是有区别的。公牛在雄性激素的影响下,其肉质会有膻味。目前一般的做法是,不用于交配的公肉牛会被阉掉以防止肉味膻。完成配种的公牛因为其肉质膻味较大所以一般都用于肉类加工。以欧洲为中心,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将公牛阉割太过残忍,所以人们用给药的方式抑制雄性激素的分泌,以抑制膻味的产生。

 

美味的肉是遗传决定的,还是环境决定的?

即使从其遗传基因来看,很容易积蓄脂肪的牛(或猪),也不一定能积蓄脂肪。肌肉中的脂肪含量虽然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但也有5成左右是被环境左右的。

肉的颜色、锁水性(锁水性不好的话,在烹饪前肉汁就都出来了,口感不好)等与遗传因素相比,受环境的影响更大。发育不良的牛,肌肉纤维很脆弱,这样肉质不好也就不好吃了。

通过不同的饲养方法,可以强制增加肉质。比如,如果给牛持续地喂不含维生素A的饲料,其肉上就很容易长脂肪。但是,也会给牛带来视力下降等副作用。

一般我们会觉得不同牌子的某某牛、某某猪、某某鸡的味道大概会各不相同。但是据说人们并没有进行“肉的味道是否会根据品牌不同而各不相同”的研究。

 

肌肉的种类与美味的关系如何?

鱼根据其肌肉的不同可以分为“赤身”(肉为红色)和“白身”(肉为白色)。那么其他动物是否也有这样的不同呢?

“肌肉纤维的种类根据肌肉是否经常运动而发生变化。一般凭经验我们知道经常运动的部分肉会比较好吃。但是还没有研究结果证实肌肉的种类与味道有什么样的关系。”铃木教授介绍说。

比如说,有研究结果证实,如果让羊长期负重生活的话,其脊背的肌肉会发生变化。一般我们认为,牛背上的肌肉“里脊肉”中,也是靠近前腿、经常运动的“肩里脊”最好吃。但是铃木教授说:“和鱼不同,与肌肉纤维的种类相比,脂肪含量的影响更大。”

下次吃肉的时候,请大家试着比较一下肉的口感香味吧。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12年第4期)



全部评论

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