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脱屑是头皮正常生理代谢的产物
自然脱屑是头皮正常生理代谢的产物,每个人都会发生,一般以小于0.02毫米的细小颗粒脱落,因此人眼是观察不到的,也不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而头皮屑则不是每个人都有。头皮屑在医学上称为头皮糠疹,是由一种叫马拉色菌(Pityrosporum)的真菌引起的皮肤病。马拉色菌在头皮上的大量繁殖引起头皮角质层的过度增生,从而促使角质层细胞以白色或灰色鳞屑的形式异常脱落,这种脱落的鳞屑即为头皮屑。头皮屑出现时,常常伴有头皮炎症和头皮瘙痒等症状;如果不采取恰当的方法针对性治疗,该病可能会周期性、复发性或持续性地发生,严重时可导致头皮毛囊损伤,形成永久性脱发。头皮屑产生的根源是头皮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健康的头皮生态环境由三大平衡维持:油脂、菌群、代谢平衡。当头皮油脂分泌失衡,就会变得油腻;当头皮菌群环境失衡,有害菌大量滋生,就会出现头皮痒的现象;继而,头皮角质层代谢过快,脱落就形成头屑。
目前临床上用于头皮屑治疗的抗真菌类药物有酮康唑、氯咪巴唑、二硫化硒等,其中酮康唑在治疗头皮屑方面效果最好。酮康唑在低浓度时能抑制真菌麦角甾醇的合成,起到抑制马拉色菌繁殖的作用;高浓度时则直接破坏真菌细胞膜,表现出极强的杀菌效果。酮康唑对头皮蛋白有较高的亲和力,能在头皮表层快速形成保护膜,从而持续发挥作用。另外,酮康唑不存在透皮吸收,具有很高的安全性。此外,角质层剥脱剂能有效去除一定比例的角质层细胞,一定程度上缓解临床症状,这类产品包括煤焦油、硫磺和水杨酸。但这类产品长久应用会破坏表皮结构,扰乱表皮自身平衡,而且影响发质。
头皮屑的预防,一方面要调整生活规律、避免吃煎炸、油腻、辛辣的食品,以调节、保护头皮自身平衡、抑制马拉色菌过度繁殖,从而减少头皮屑发生的几率。另一方面要注意日常的头皮护理。真菌都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因此做好个人和家庭成员之间的起居卫生,分开使用毛巾、枕巾、梳子等生活用品,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马拉色菌在人际之间的传播,起到预防头皮屑的作用。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13年第3期)
请 登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