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运动可以增多线粒体
研究发现,通过训练可以提高运动能力。这是因为运动不仅能增强肌肉,还能大幅增多线粒体。
肌细胞中的线粒体增多的话,就能在线粒体内生成更多的能量(ATP)。ATP越多,依靠ATP供能进行活动的肌细胞就不会疲劳,可以长时间地持续活动。因此,只要增多线粒体,就能提高耐力。
细胞处于“饥饿”状态时,线粒体增多
那么,怎样才能增多线粒体呢?
人体运动时,肌细胞中的ATP不断消耗减少,最后,肌细胞处于能量不足的“饥饿”状态。这时,细胞核基因被激活,开始在细胞内或线粒体内合成蛋白质和DNA等成分,并不断补充到现有的线粒体内,使其体积变大。
研究发现,适度的有氧运动(慢跑等)有益于增大线粒体的体积。但是,如果不坚持定期运动的话,大约1个月后,线粒体的体积又会恢复到以前的水平。此外,线粒体的体积还会随着人的年龄增长而缩小。
通过运动增多线粒体的机制(1~5)
运动时消耗ATP,提供能量给肌肉活动(1)。肌细胞中的肌球蛋白把ATP分解为ADP,并释放能量,为肌细胞活动提供动力。随着肌细胞的活动,整个肌肉迅速收缩(A-1,利用ATP分解为ADP和磷酸时所释放的能量,肌球蛋白改变结构;A-2,肌球蛋白“脱离”肌动蛋白,“抓住”前面的肌动蛋白;A-3,ADP与磷酸分离,肌球蛋白改变形状,“拉近”肌动蛋白;A-4,肌动蛋白活动,整个肌肉收缩。)。
持续运动,细胞内的能量不断消耗减少,肌细胞处于“饥饿”状态(2)。持续运动时,肌细胞内的ATP几乎被消耗尽,甚至连ADP也被分解为AMP(一磷酸腺苷)和磷酸。AMP不断增多,提示肌细胞处于“饥饿”状态。这时,AMP活化的蛋白激酶就会向细胞核基因发布“赶紧再生成一些线粒体”的指令。
收到指令后,负责合成线粒体的所有细胞核基因被激活(3),开始在细胞质内生产构成线粒体的成分。开始合成线粒体的蛋白质,复制线粒体DNA(4)。结果,新生成的蛋白质补充到现有的线粒体中,使得线粒体的体积变大(5)。这样一来,就可以制造更多的能量,提高耐力。
增加线粒体数量,有利于减肥
研究发现,提高基础代谢量是减肥成功的重要因素。基础代谢量是指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活动降至最低时的能量代谢量。基础代谢量大的人,即使不运动,也要消耗能量,所以不容易发胖。线粒体的数量决定了基础代谢量的大小,线粒体越多,合成ATP所需要的能量就越多,基础代谢量也会相应变大。因此,增加线粒体数量是成功减肥的一条捷径。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13年第4期)
请 登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