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是流动的器官_互动科普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购买价格:
付款方式:

互动科普

主页 > 科普纵览 > 生物 • 医学

血液是流动的器官

《科学世界》  发表于 2018年05月25日

当我们不小心摔倒或被刀划破手指时,马上就会从伤口流出红色的液体,这就是血液。如果伤口太深的话很难立即止血,我们难免会担心和害怕。不过在一般情况下,伤口最终还是会自行止血的,这是因为血液中的血小板能够凝聚成团,形成血凝块堵住了血管创口的缘故,此后也就不再继续出血了。

在这里有一个问题,既然血小板能够形成血凝块堵塞血管创口,那么它形成的血凝块不是同样也能堵塞体内的血管吗?既然如此,血液为什么还能在体内畅通无阻地流动呢?

                                              20130522血液是流动的器官_f1.jpg

血液成分是怎样的?

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成分。血液经抗凝处理并通过离心机沉淀分离后,位于上层的浅黄色液体就是血浆。血浆中含量最多的是水,约占91%,其余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血浆蛋白组分的种类繁多,其中包括维持血浆渗透压的白蛋白和参与凝血的纤维蛋白原。

除了水和蛋白质,血浆中还含有多种其他物质。这些物质的含量虽然很少,但生理功能却非常重要。例如,作为能量之源的糖、作为细胞膜原料的脂质、调控脏器功能的激素以及维持人体各种生理机能的无机盐(钠、钾等矿物质)等。此外,血液在体内流动的过程中,也汇集了从身体各部位排出的微量物质。

从血液中分离出血浆后,剩余的约45%是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其中,红细胞的数量最多,占绝大部分,负责把在肺部获取的氧输送到全身各处;白细胞具有防御和免疫功能;血小板则在止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三种细胞统称为血细胞。

 

探究血液的巧妙机制

血液的重量约占体重的8%。因此,体重60千克的成人体内约有5千克的血液,其体积约为5升。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为浅黄色透明液体,约占血液体积的55%,它的主要成分是水,此外还含有各种营养物质及调控人体生理功能的激素等重要物质。血细胞约占血液体积的45%,可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三类。红细胞负责运送氧气,白细胞能抵御外来的病原体侵害,血小板则可以止血。正因为其中的红细胞是红色的,所以血液才呈现红色。

血液是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也被称为“流动的器官”。当我们真正了解了血液的重要作用和巧妙机制后,肯定会惊叹不已。血液周而复始地流经身体的各个部位,汇集了来自全身的各种物质。这些微量物质就是反映人体健康状态的“晴雨表”。通过检测血液成分,就能够全面了解身体的健康状态。

 

20130522血液是流动的器官_f2.jpg

血液并非只是红色的液体

血液成分示意图。血液由血浆及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血细胞组成。血浆可透过血管缝隙,在血管内外自由流动,而红细胞和血小板基本上不能穿透到血管外。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13年第5期)


全部评论

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