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冰窖到冰箱_互动科普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购买价格:
付款方式:

互动科普

主页 > 科普纵览 > 工程 • 技术

从冰窖到冰箱

王渝生  发表于 2018年06月04日

现在,居家过日子,冰箱已不可或缺。现代家用冰箱,不过才百年历史;开始进入家庭厨房是在氟利昂出现之后,不过也就80年的历史。如今,冰箱是厨房必备电器,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古代用冰保存食物

世界各地的先民们大概都知道一个浅显的道理,即冬天气温低时食物不易腐败,天热时食物易腐败。用冰降温谁都可以想到,但实现却不容易,尤其是在夏季,一冰难求。

《周礼·天官·凌人》中有“祭祀供冰鉴”的记载,可见我国周代已有原始的“冰箱”。《诗经》中曾描述过冰窖,冬天人们把冰藏在冰窟(又叫凌阴)里面,到夏天再取出使用。我国沿海渔民很早就学会了在夏季出海捕鱼时带上储藏的天然冰块,用以冷藏捕捞到的鱼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冰鲜船。我国各地博物馆都有历朝历代传世的冰箱。清代晚期的木胎冰箱,多用红木、花梨、柏木等较为细腻的木料制成,装饰华丽。冰箱内盛天然冰块和食物,使食物保质保鲜。

世界上许多地方都有使用冰窖和冰箱的记载。如1800年,美国华盛顿近郊的马里兰农场主托马斯·莫尔用自己设计的冰箱运送黄油到集市中心乔治镇市场,他把黄油整齐地切成一磅一块,新鲜坚硬,卖得比其他商贩迅速融化的黄油要贵要快。

 

人工制冷的冰箱

随着物理学的发展,人们了解了制冷的原理,最初发明的制冷机器是制冰机。世界上第一个演示人工制冷的是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威廉·卡伦,他在1748年发现制冷的原理,但没有进入实用。1805年,美国发明家奥利弗·埃文斯设计了第一台制冷机。第一台实用的制冷机是雅各布·帕金斯在1834年制造的。1844年美国医生约翰·古德伊尔根据埃文斯的设计制造的一台冰箱用来制冰,给他的黄热病患者降温。德国工程师卡尔·冯·林登在1876年申请了液化空气的专利,其中一部分是制冷技术的基础。

19世纪晚期到1929年,一直使用有毒的气体如氨气、氯甲烷和二氧化硫作为制冷剂,20世纪20年代发生过几次冰箱制冷剂泄漏事故,氨气、氯甲烷导致眼睛受到损害、失明,甚至致人死亡。几家公司合作开发新的安全制冷剂,终于在1931年开发出安全制冷剂氟利昂,基本原理是采用电动机驱动压缩机制冷,因此称作电冰箱。此后仅仅几年时间,标准的压缩式制冷的冰箱就进入了很多家庭的厨房,二战后的20世纪40年代开始大量生产。目前世界上95%的电冰箱属于这一类。早期的冰箱是木制的,到19世纪20年代才逐渐被钢和磁器品代替。

201105p84_f1.jpg

图1. 早期的“老人牌”冰箱。它更像一个用冰制冷的冰柜,上边是制冷机。

 


压缩式冰箱的工作原理

低温的获得与气体的液化密切相关。早在18世纪,荷兰人马伦就用高压压缩的方法把氨气液化;1877年,科学家用高压的方法液化了氧气;到20世纪初,几乎各种气体都被液化,液化的气体通常处于低温状态。19世纪后半叶热力学的发展和完善,为制冷技术打下了理论基础。其实冰箱制冷技术比较简单:把某种气体压缩成液体,压缩过程发出热量;然后液体迅速气化,快速膨胀的气体分子密度降低,温度迅速下降,需要从介质中吸热增加动能,介质失去能量,因此变冷。气体迅速膨胀是冰箱制冷的基本原理。

冰箱的工作过程分为几步。首先,压缩机把氨、氟利昂等气体压缩,在冰箱外散热(一般在背后或侧面),气体在高压下变为液体;高压液体经膨胀阀气化,膨胀阀是一个小孔,一边是高压液体,另一边是被压缩机吸走气体的低压区,通过膨胀阀的氟利昂立即沸腾并气化,温度下降到零下20多度,低温气体流经冰箱内弯管吸热,冰箱内变冷;接着压缩机把吸热的气体再进行压缩,进行下一个循环。

201105p84_f2.jpg

图2. 现在冰箱所使用的制冷压缩机

 


氟利昂破坏臭氧层

氟利昂(freon)学名氟氯烃,是几种氟氯代甲烷和氟氯代乙烷的总称。氟利昂在常温下为无色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具有不可燃性和无毒性,可被当作制冷剂、发泡剂和清洗剂,广泛用于家用电器、泡沫塑料、日用化学品、汽车、消防器材等领域。自20世纪30年代初发明以来,经半个世纪沿用至80年代后期,氟利昂的生产达到高峰,年产一两百万吨。目前,全世界向大气排放的氟利昂已达到两三千万吨。

氟利昂虽然无毒,但它是破坏臭氧层的元凶。由于氟利昂在大气中的平均寿命达数百年,所以排放的大部分仍留在大气层中,其中多数停留在对流层,少数升入平流层。在对流层的氟利昂分子很稳定,几乎不发生化学反应。但是,当它们上升到平流层后,会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被分解,含氯的氟利昂分子会分解出氯原子,同臭氧分子反应,生成氧气和一氧化氯基;一氧化氯基不稳定,很快又会变回氯原子,氯原子又与臭氧反应生成氧气和一氧化氯基⋯⋯如此形成连锁反应,不断破坏臭氧分子。科学家估计,一个氯原子可以破坏数万个臭氧分子,即一克氟利昂可以捕捉消灭数万克臭氧。

现在,环保冰箱使用环境友好的制冷剂,从原理上说很多物质都可作为制冷剂,比如水、二氧化碳等,主要考虑的是安全性,高效率。一般制冷剂很少采用单一物质,大都采用混合型的工作物质。目前,开发完全替代氟利昂的高效经济的制冷剂还有一定的难度。

另外,还可发展其他制冷方式的冰箱,比如吸收式电冰箱、半导体电冰箱、化学冰箱、电磁振动式冰箱、太阳能电冰箱、绝热去磁制冷电冰箱、辐射制冷电冰箱、固体制冷电冰箱等。

 

冰箱的使用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生产电冰箱。目前冰箱年销售量达到3000多万台。冰箱的普及也把我们如何正确使用冰箱提上了议事日程。很多人把冰箱当成了家里的食品“消毒柜”、万无一失的“保险箱”,这是不对的。冰箱只是延长保存食物的期限,如熟肉类食物在冰箱的冷藏室中储存时间不应该超过4天。如超过这个时间,食物就会失去原有的鲜美味道和营养成分。另外,因为放进食物时可能已经带进一些细菌及病毒,不少病菌可以潜伏在低温环境中,等待时间长了就会伺机大量繁殖,兴风作浪,使保存的食物发霉、腐败变质,即使表面看不出问题,里面也很难说。特别是有些细菌嗜冷,如耶尔森菌、李斯特氏菌,在低温下反而能迅速增长繁殖。所以,放入冰箱内的食品必须是清洁、干净的。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11年第5期)



全部评论

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