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应如何保鲜?(中)_互动科普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购买价格:
付款方式:

互动科普

主页 > 科普纵览 > 工程 • 技术

水果应如何保鲜?(中)

撰文/方晨  发表于 2018年06月04日

跃变型和非跃变型果实,保鲜方法不一样

对跃变型果实来说,主要是要想办法控制内源乙烯的产生,推迟乙烯释放高峰出现的时间。采用的保鲜办法,除了冷藏以外,“气调贮藏”非常重要。只要能够精确地控制合适的氧气、二氧化碳含量,就能比较好地抑制呼吸作用,将后熟阶段推迟,延长果实的保鲜期。“例如猕猴桃,在严格控制气调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保存一年。”田世平教授介绍道。当果实从贮藏环境中拿出来,摆放到货架上后,果实的呼吸作用就会加快,开始产生较多的内源乙烯,很快进入后熟。跃变型的果实可以在没有完全成熟时稍微提前采收,然后通过后熟完善它的品质。

现在我们从超市里买回的水果,大多是可以直接食用的,不必再进一步放熟,因为水果企业已经帮我们完成了果实后熟的过程。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一次不要买太多的水果放在家里,一般一周以内能吃完最好。

自然成熟的水果当然是最好的,但产地之外的大部分人都没有条件吃到这样的水果。不过关系不大,自然成熟和后熟的水果,风味虽有差别,但这种差别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影响水果风味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它的糖酸比。”田世平教授说。不同的水果,口感最佳时的糖酸比也不同。某种水果,其糖和酸的比例适度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它的味道很好。另一个影响口味的因素是脆度。其实,只要保存条件控制得好,后熟的水果其糖酸比和脆度也都能控制得很好。

非跃变型的果实没有后熟阶段,所以就需要在其成熟的时候采摘,才能获得最佳品质。如果提前采摘,果实就会太生,无法再通过后熟改变它的品质。很多浆果,如葡萄、草莓等就属于非跃变型果实,需要在成熟时采摘,加上果汁含量比较高,所以它们的保鲜要更难一些。对浆果类的保鲜,低温环境尤其重要,需要实现全程冷链,采摘后,从包装、运输、贮藏到销售,都要在低温条件下完成。即使如此,其销售时间也是有限的。这类水果,采摘后越早吃味道越好,放的时间越长口味就越差。

果实采摘后忌讳温度的波动。最好是采下后就马上预冷,也就是在2℃左右的通风环境中放置一两天到数天,以散发田间的热量,使果实表面的水分蒸发掉。如果直接放进冷库的话,就会“结露”,这样湿度太大,病原菌就容易繁殖。而预冷之后再在进入冷库在恒定温度下保存,保鲜效果就比较好。

虽然低温可以抑制果实的呼吸作用和新陈代谢,起到保鲜的作用,但温度也并非越低越好。如果温度低得超过水果的耐受能力,就会对其造成伤害,这种情况被称为冷害。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热带、亚热带水果如香蕉、芒果等不太好保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热带环境中生长的水果,不适应太低的温度环境,如果采用传统的低温保存方法,就容易产生冷害。例如,香蕉、芒果等的贮藏温度最好不要低于13℃,否则就会因冷害而变色、产生黑斑甚至腐烂。而且,发生冷害后,由于果实的生理功能受到破坏,就无法正常地完成后熟了。

                  20130970水果应如何保鲜-中.jpg

果实呼吸类型分类

 

荔枝的保鲜

荔枝,既是亚热带水果,又属于非跃变型果实,需要在基本成熟时采摘。而且,荔枝采摘后,呼吸作用非常旺盛,相当于苹果或梨的几倍。这些都使得荔枝采后色香味会很快发生变化。那么如何才能使荔枝保鲜呢?

荔枝原产于我国南部,它的最早的保鲜方法当然也出自我国。首先,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尽量缩短从采摘到食用的时间。“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讲的就是唐玄宗用快马接力让杨贵妃吃上新鲜荔枝的故事。即便马不停蹄,荔枝也不可能在一日之内从岭南运到长安,所以还需要有其他的保鲜措施。有一种说法是,当时是将荔枝密封在竹筒中运送的,而这其实就是最早的气调保鲜方法。密封在竹筒中的荔枝由于呼吸作用会消耗竹筒中的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加上竹筒能在一定程度上隔绝外界的高温,在里面就自然形成了一个阴凉的、氧气浓度低的气调小环境,从而对荔枝起到保鲜作用。因此,有国外专家据此认为气调方法最早是中国人发明的。

现在科学家们研究发现,荔枝属于亚热带水果,耐低温的能力比热带水果如香蕉等还是要强一些。它虽然不像温带的苹果、梨、桃等那样可以耐受0℃左右的温度,但在35℃左右以及合适的气调条件下,还是可以保存1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控制荔枝的色变,则可以通过调节表皮的酸碱性(pH值)来实现。用酸性物质(如柠檬酸)处理荔枝,使其表皮的pH值在35之间,这样就可以使表皮中的花青素保持为红色。如果pH值升高,荔枝皮就会很快变为褐色。虽然果皮颜色刚开始出现少量深色斑点时,果肉的味道还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只要剥开后果肉表面干燥,晶莹剔透,没有流汁,就还是比较新鲜的),但红色的荔枝毕竟更能让人垂涎欲滴。有些不法商贩为了降低成本,不是用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的柠檬酸,而是把稀硫酸溶液喷洒到荔枝上,使表皮保持红色,这就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伤害。当然,这需要工商部门加强监管,而我们吃荔枝的时候如果感觉有刺激性的味道,那就要小心一些。

大的水果企业会建设专门的气调库用来保鲜水果。对不同种类的水果,有不同的温度和氧气、二氧化碳比例要求,而且这些条件有时还要随着不同水果的不同衰老阶段而动态调整。在一般的家庭和市场条件下,很难如此精确地控制温度和气调环境。但我们只要控制一个相对较低的温度,就已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水果的保鲜期了。对于荔枝这样不易保鲜的水果,最好是尽快食用;如果一时吃不完,也可以采用类似古人的“自然气调”方法,把荔枝分装在密封的塑料袋中放入冰箱冷藏室,可以稍微延长几天保存时间。

 

 

(本文发表于《科学世界》2013年第9期)


全部评论

你的评论